今天,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規范和推動油氣輸送管道法定檢驗工作座談會,組織在疆各大石油、石化企業學習宣貫自治區質監局、國資委、能源局《關于轉發國家質檢總局國資委能源局關于規范和推動油氣輸送管道法定檢驗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這些涉及油氣輸送管道的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油氣輸送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和國家法定檢驗檢測制度,保證油氣輸送管道使用安全。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全區油氣輸送管道擁有量居全國前列。截至目前,我區各類壓力管道總長約為8.5萬公里。
自治區質監局副局長張建榮在座談會上說,在疆各油氣輸送管道企業要嚴格落實油氣輸送管道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強化落實法定檢驗工作的意識和自覺性,要將本單位管轄內油氣輸送管道的具體情況摸清,全面徹底摸排壓力管道存在的安全隱患風險點,攻堅整治,消除隱患。各油氣輸送管道監督管理部門、管道企業要加強協調配合,在壓力管道工程項目核準、工作考核和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中督促管道企業依法落實壓力管道定期檢驗工作,全力確保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運行使用;各級質監部門要加強對管道企業依法落實法定檢驗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對在疆進行檢驗的機構資質和人員資質加強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拒不整改或短期內難以整改的要向當地人民政府和自治區安委會報告。
根據自治區質監局、國資委、能源局1月20日下發的《關于轉發國家質檢總局國資委能源局關于規范和推動油氣輸送管道法定檢驗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油氣輸送管道企業要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履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國家法定檢驗檢測制度,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摸清本單位所管轄內的油氣輸送管道的具體情況并于2017年4月30日前將統計表報送當地、州、市質監局、國資委和發改委(節能監察局)。各地質監局、國資委和發改委按照各自分工加強對新建、改建、擴建的油氣輸送管道安裝單位的監督檢驗和在役油氣輸送管道使用單位的定期檢驗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制定并嚴格落實油氣輸送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和國家法定檢驗制度。各地質監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轄區壓力管道元件制造、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法定檢驗的監督檢查。在我區開展油氣輸送管道檢驗檢測工作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做好各項檢驗檢測工作,接受各級質監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對檢驗中發現嚴重事故隱患,在告知油氣輸送管道企業的同時,應當書面報告所在地、州或設區市質監部門和油氣管道保護部門。對于跨地州的油氣輸送管道,還應當書面報告自治區質監部門和油氣管道保護部門。
自治區國資委、自治區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北局、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克拉瑪依石化分公司、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分管設備的領導及相關負責人,自治區特檢院院領導及壓力管道檢驗所、業務發展部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