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批批新井得到了快速投產運行,卻沒有新建一座集氣站。10月18日,在承擔蘇里格中部氣田開發的長慶油田采氣四廠了解到,今年年初以來,采氣四廠采用“搭便車”模式實施產能建設工程,已累計投產新井75口。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蘇中氣田是蘇里格地區開發最早的區塊。負責這個區塊開發的采氣四廠,目前已有生產氣井1700多口。其中,大部分氣井投產已有10多年時間,且大部分氣井都是單井“孤居”一方,距離分散難以管理,土地利用率低。
隨著氣田的長時期開發,氣田單井產量遞減快、安全環保隱患多、氣區維護成本高、氣田綜合開采效益越來越低,已成為每一個氣田開發中后期的通病。因而,如何將氣田產能建設投資降低,成為降本增效的關鍵。
根據長慶油田公司2017年的產能建設及降本增效工作的統一部署,采氣四廠在制定產能建設方案時,本著“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產能建設效益”的原則,根據氣田開發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搭便車方式,即在氣井部署上盡可能利用原來的老井場,實施“母子井場”布井工藝,在天然氣集輸上盡可能就近利用已有的老管線、老集氣站等,進而大面積降低新井場平整、新建管道、新修站及上井上站道路的土地征用量。今年來,僅利用老井場布井就達60口之多,節約土地1000多畝。
搭便車模式的產能建設,不但節約了大量的土地征借及建設費用,避免了大規模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壓縮了新建站后期管理操作中需要新增的人員,而且節約了大量的土地征借、辦理手續及地面工程的施工時間,大大縮短了建設周期。
據采氣四廠產能建設項目組負責人介紹,與傳統的產能建設模式相比較,從征借土地到最后投產,每一口井平均節約時間最少在兩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