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機器人被稱作“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日前,中國化工報記者從河南省洛陽市工信局了解到,該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以打造機器人產業鏈、做大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以提升關鍵部件研發生產、整機成套產品制造和系統集成應用三大能力為主要途徑,發展壯大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建立產業競爭新優勢。
培育龍頭帶動整體提升
“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是洛陽市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重要抓手。”洛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洛陽市加快龍頭企業產業化步伐,積極幫助企業爭取政策支持。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工廠項目、中航洛陽光電產業園項目、中國一拖集團新型輪式拖拉機智能工廠項目等有序推進,為龍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積蓄了力量。
在北京近日舉行的第17屆中國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上,中信重工的“小黃人”出場展示技藝,賺足了眼球,贏得陣陣掌聲。
“小黃人”是中信重工最新研制的一款消防滅火機器人。它身披黃衣,體積小巧,但性能不容小覷。“這款產品移動速度快,可原地回轉、俯仰、自動掃射,耐高溫,抗干擾性強,非常便于操作。”中信重工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小黃人”一同亮相的還有中信重工生產的消防排煙機器人、防爆消防偵察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等產品,同樣引起了參觀者的關注。從傳統裝備制造企業到進軍特種機器人領域,中信重工用實際行動劃出了一道精彩的業績“上揚線”。
以特種機器人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中信重工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新動能。截至目前,中信重工擁有20多種特種機器人,廣泛應用于消防、市政排水管道巡查及礦山、石化等多種高危和特殊環境,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
招大引強增強內生動力
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既要“老樁接新花”,又要“新土培新苗”。洛陽市堅持將引項目、引資金與引技術、引人才相結合,成功引進了中科院自動化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深圳固高科技、河北工業大學特殊環境下服役機器人洛陽創新基地、上海交大洛陽特種材料研究院等知名企業和院所。
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在近日舉辦的2017中國(洛陽)直通硅谷創新創業大賽上,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從120個總決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企業組二等獎。
這是中科院自動化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落戶洛陽后孵化的一家產業化公司。該公司一舉攻克了手機蓋板自動化檢測難關,目前產品已經在廣東、湖南等地的相關生產廠家應用,預計今年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
9月,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落戶該市。該項目投資約150億元,格力電器將利用其在智能裝備產業方面的品牌影響力,依托產業優勢,吸引產業鏈相關企業,與高新區共同建設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多措并舉推動集聚發展
“近年我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呈現快速增長、突破核心技術、產業集聚等發展態勢。”洛陽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3億元,同比增長25.4%;共有130余家企業及科研院所開展了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與2015年相比增長40余家。
據介紹,依托高新區,洛陽市重點開展機器人整機及系統集成、控制系統、傳感器等研發生產;依托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重點開展機器人系統集成、驅動器、控制器等研發生產;依托伊濱區智能裝備產業園,重點開展智能成套裝備及生產線、工業自動化控制等研發生產,“一基地兩園區”的產業布局逐步形成。目前,洛陽市在減速機配套軸承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河科大、沃德福公司先后建立了省級、市級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鴻元軸承的交叉圓柱滾子軸承、諧波減速器等機器人專用軸承已向ABB、沈陽新松等知名企業批量供貨,占據國內80%的市場份額;軸研科技參與了國家“863”計劃,并起草了機器人軸承行業標準。
“當前,洛陽市正全力推進重大專項,持續推進包含機器人整機制造、核心零部件研發等領域總投資100.2億元的33個首批重大專項項目;加大創新資源投入力度,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持續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堅持“人才+技術+項目+資金”的招商方式,瞄準行業龍頭和先進技術,加強針對性對接。”洛陽工信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