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遷建前,在沒有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投入情況下,要將一批老裝置開穩開好,完成全年油化品輸轉任務。同時,還要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做好新裝置的建設和開工工作。今年以來,面對擺在眼前的實際困難,安慶石化儲運部積極轉觀念、變思路,從管理入手,牢牢抓住優化主動權,實現了生產和建設齊頭并進。截至11月末,水路成品油出廠量和碼頭吞吐量雙雙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計劃,內部利潤較預算進度減虧372.65萬元,省市重點工程8828項目開工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為防止該部與煉油裝置之間8.8公里長的原油長輸線凝固,長期以來,均采取泵循環的辦法,以保持管線流動性,俗稱“活線”。今年2月,他們通過對管線內部介質置換,沒有花一分錢投資,就徹底停運了依靠泵循環進行“活線”的做法,一年光電費就節省40多萬元。自從水路原油進廠量減少后,過去主要為接卸原油服務的鍋爐,現在僅用于管線處理、重質油罐加溫、管線伴熱等小范圍生產作業,總體用氣量不及鍋爐負荷的15%。即使采取了集中用汽的優化措施,但受鍋爐最低工藝負荷指標的限制,蒸汽過剩現象還是常常發生,用不掉的蒸汽只能白白排放,提高蒸汽利用率也就成為鍋爐優化工作的一道坎。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對多年鍋爐運行參數和設備狀況的對比分析,在年初將最低負荷工藝參數由每小時6噸調整為每小時3噸,有效化解了蒸汽過剩現象。
此外,他們還通過技術創新,釜底抽薪減少蒸汽消耗。比如,在輕質油罐處理上,他們就嘗試用工業水浸泡代替傳統蒸汽蒸熏的處理方式,不僅達到了滿意的清罐效果,而且節約了大量蒸汽,消除了油氣揮發對大氣造成的不利影響。“既要經濟又要達標”,早在去年,面對陳舊的污水處理設施,工程技術人員就開始為每年5萬噸污水的出路犯愁。上新設備,馬上要搬遷;不上新設備,新環保標準7月1日就要實施。為什么不借船出海?一條金點子打破了僵局。5月份,他們利用一條閑置的長輸管線,加上一臺提升泵,每天產生的污水便源源不斷送往10公里外煉油新區污水處理場,按國家新環保標準進行集中處理。
優化在項目管理上同樣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8號躉船離港上塢檢測檢修是該部今年重點檢修項目之一。由于8號躉船承擔著公司航煤、國V柴油、MTBE、原料苯、混合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種化工品的進出廠任務,停產對整個公司的生產具有較大影響。為此,他們認真總結以往躉船檢測檢修經驗,對檢測檢修計劃不斷進行優化調整,將計劃工期由20天壓縮到15天。同時,對整個離港檢測檢修工作,按管線處理、管線解除、離港、檢測檢修、工藝流程恢復等12個環節進行了分解。特別在管線處理環節上,他們做到結束一批物料,處理一條管線,最大限度降低了檢測檢修工作對產品進出廠的影響。
其中,上塢檢測檢修計劃安排8天,通過與船廠及CCS(中國船級社)的協調,船底外部檢查、船體測厚、除銹、防腐、檢修等一系列檢測檢修流程打破常規,做到同步推進,24小時連軸轉,結果5天便完成了上塢作業,整個檢測檢修工作比計劃提前了7天完成,為公司油化品進出廠爭取了時間。
自5月份開始,8828項目建設進入設備安裝關鍵階段,人一下成為該部上下最為緊缺的資源。老區生產需要人,拖輪駐廠檢修需要人,新項目設計審查需要人,新躉船監造需要人,培訓學習需要人……為解決人員問題,作業部召開多次專題會、推進會、動員會,轉觀念,變思路,能合并的崗位合并,能調整班次的調整班次,能不休的假一律不休,操作、管理和干部崗位一視同仁,涉及面達85%的干部職工。優化下活了一盤棋,提振了精氣神。他們在確保老區正常生產的前提下,不僅抽調累計2000天?人的力量支援新罐區的現場施工監護,而且抽調19人參與儲運部的新罐區開工,抽調19人組建新碼頭開工隊。目前,新區“三查四定”、崗位培訓等工作均已按節點順利完成,首船油品出廠工作也準備就緒。(吳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