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12月20日,位于寧夏鹽池的鹽319井連續生產108天,累計產油1266噸,產量穩定。這口井三個月前試油日產123.9噸,成為長慶油田采油三廠今年投產的單井產量最高井。
2017年年初,采油三廠推行“2+4”效益建產模式,以提高新井到位率及貢獻率為核心,至今已經接連擒獲5口試油百噸的高產井。
“2+4”效益建產模式,是指采油三廠產能建設項目組以拿產量、控投資為主線,以地面配套、工程質量、安全環保、項目團隊為保障,積極落實長慶油田公司“主動轉型、加快轉型、全面轉型”的發展要求,努力推進產能建設項目管理、質量效益的全面升級。
經過45年滾動開發建產,采油三廠產建區塊呈現出儲量品位低、油藏類型多、油水井關系復雜等特點。采油三廠按照“陜北再拓展、寧夏快發展”的戰略布局,深化地質認識,挖掘增儲潛力,努力尋找富集區、有利區、規模區。以“三百工程”為抓手,產建項目組積極聯合探評,推進“勘探開發一體化”,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全年落實地質儲量4130萬噸,新建產能35.4萬噸,實施探評、骨架223口,較2016年多23口,完成新井產量16萬噸,并為2018年落實產能10萬噸,實現了儲量、產能、產量有序接替。
產建項目組堅持“效益排隊”的原則,從區塊、層位、井型三個方面持續優化產建部署,爭取用最少的投資取得最大的效益。2017年,長3以上淺層發現16個高產出油井點,部署工作量從年初的33口增加到192口,當年建成產能12.6萬噸,貢獻率提高了20個百分點。“用30%的投資,建成全廠40%的產能,貢獻50%的原油產量”,淺層開發拉動了全廠整體產建效益的提升。
在質量效益建產風向標的指引下,采油三廠堅持“單井產量=地質部署×鉆完井×壓裂試油×開發技術政策×工程效率”。作為提高單井產量的關鍵環節,采油三廠強化隨鉆分析的核心作用,加強重點探評、骨架井及區域擴邊井的隨鉆跟蹤,完鉆一口,分析一口,及時調整產建方向,避免對油藏規模及產能誤判導致的低產低效井,杜絕落空井。
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針對侏羅系和三疊系不同油藏類型具有的特殊儲層特征,采油三廠組織技術人員在深化油藏地質認識的基礎上,攻堅克難,優選儲層改造工藝,優化改造參數,不斷提高儲層改造工藝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儲層品質逐年下降的情況下,侏羅系油藏單井產量保持穩定,三疊系油藏單井產量比2016年上升了0.1噸。
作為提高單井產量的基礎,采油三廠堅持“今天注的水就是明天采的油”理念,按照探評發現→評價產能→超前謀劃→溫和培育的超前注水建產思路,夯實油藏能量基礎。順130、高181等區塊通過溫和超前注水培育,單井產量由1.4上升到2.3噸,建成產能12.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