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件來自全國各地30支消防隊伍的“小發明、小創造”9日首次在上海大規模集中展出。這些都是公安消防一線搶險救援戰士在日常實際操作中,對手中的設備進行二次創作后獲得的創新成果,不少都填補了相關領域的救援裝備空白。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記者在現場看到上海消防總隊報送的便攜式軌道救援車就是國內首創的一項創新設備,此次也是首次公開亮相。
消防戰士正在向記者展示他們研發的實用產品。徐明睿攝
上海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超過600公里,發生事故后如何快速救援是消防的一大難題。考慮到地鐵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必須有便于靈活運輸,且能與軌道自由銜接屬性的裝備才能滿足。
上海消防總隊特勤支隊金橋中隊政治指導員唐毓斌介紹說,這款便攜式軌道救援車的主要作用就是,當地鐵在隧道當中發生車禍或者火災后,無法動彈時,將這種車運到站臺里,讓它在隧道區間進行人員的運送,包括器材裝備的運輸,可以節省消防員的體力以及傷員在運送過程當中的顛簸。
“這種車是電動的,時速是10KM/h,續航能力是2小時。電瓶可以拆裝,可以多備幾個電池”,唐毓斌表示,這類救援車有四個輪子,可以直接在站臺上行駛,同時,還能立刻駛入地鐵軌道,實現無縫銜接。
同時,該車一次可以運送2至3名傷員,且還能放置擔架,若未有人員受傷,還能同時站立6至8人分批運送。同時,還能將救援設備及時運入。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便攜式軌道救援車已經在一些消防特勤中隊和上海龍陽路軌道進行測試,在通過此次成果評審后有望全面在申城投入使用。據悉,此次上海消防部門一共申報了13件“小發明、小創造”,其中有3件以及獲得了相關獎勵。
除了便攜式救援車之外,記者還在評審現場看到了諸如能在10秒內自動完成消防水帶的卷帶機,該設備可滿足500條不同規格的水帶;以及就能變出多種用途的多功能搶險救援梯。
據介紹,這些設備都是全國消防部門一線救援官兵自行設計發明的,用于解決在當地救援過程中所面臨的難題,以此更好地提高救援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