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 今年怎么干
牢牢抓住實驗室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這個科技創新“命根子”,搶抓國家新一輪科技布局調整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重大機遇,主動爭取、積極作為,力爭在汽車、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制造和生豬選育、江豚保護等生物基因工程上率先突破,努力引進和建設一批省內一流、全國有影響的實驗室,為城市發展積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動力。
通訊員 柯季 記者 丁蕾 國軍 默然
在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市委書記謝正義強調,“要牢牢抓住實驗室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這個科技創新的‘命根子’,推動實現揚州經濟發展高質量?!边@是市委圍繞創新驅動戰略,立足揚州實際、著眼未來發展作出的新判斷和新部署。
實驗室等科技基礎設施,在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中將發揮怎樣的戰略作用?如何抓牢這個“命根子”,為推動揚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本報記者走入企業一線進行探訪。
現場 實驗室邁向產業化,企業插上騰飛翅膀
深冬時節,走進位于維揚經濟開發區的揚杰電子快速整流芯片工程中心,只見技術員們有的忙著在調整電流效率,有的仔細地記錄數據的變化,還有的正在提升電源轉換效率。
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去年我們投資建設了江蘇省快速整流芯片工程中心,為企業快速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睋P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勤告訴記者,短短11年間,揚杰電子從只有十幾個員工的小企業成長為國內一流的分立半導體器件及芯片生產企業,正是走了一條“創新驅動發展”特色之路。
“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是我們最為自豪的事情?!绷呵诮榻B,為牢牢抓住科技創新的“命根子”,讓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11年至2017年七年間,揚杰電子圍繞產業研發落地,陸續建成2個工程中心、2個技術中心、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設計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研究生工作站、1個博士工作站。
有投入,就有產出。2014年成立江蘇省功率半導體芯片及器件工程中心、2017年成立江蘇省快速整流芯片工程中心,不僅讓揚杰電子快速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也給企業帶來了經濟回報。2017年公司銷售額近15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一倍多。
為搶占產銷市場高地,揚杰電子每年從銷售收入中提取4%以上的費用,作為研發經費。事實證明,揚杰電子的收獲遠遠大于產研經費的付出,目前該公司電子快速整流芯片銷售已占據國內市場的25%。
在維揚經濟開發區,像揚杰電子這樣“創新驅動發展”的企業還有很多。“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化,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路徑,也是揚州打造產業的‘加速器’?!壁踅瓍^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通過一批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既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給、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也有效激活了產業發展新動能。
縱深 打造良好服務環境,助力企業創新轉型
日前,省發改委公布了2017年度第一批省級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名單,我市有5家省級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獲批,獲批數量全省第三,同時也意味著揚州省級實驗室(工程中心)已達48家。
“這些獲批的省級實驗室(工程中心),對我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發揮了重要的推動和示范作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企業而言,獲批省級工程中心,不僅僅是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肯定,更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張“王牌”。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相繼啟動“科教合作新長征”“科技產業合作遠征計劃”,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全面加強與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圍繞汽車、機械等重點產業集聚了一大批研發機構,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省級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揚州緣何捷報頻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全市加大對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給企業創新打造了優良的環境,另一方面,全市堅持“項目為王”,大項目帶動大產業,大產業激發大創新。同時,市發改委等部門服務先行,每次申報都面對面服務,幫助申報單位對政策研究透、對項目了解透。
一個個省級實驗室(工程中心)更成為揚州產業發展的發動機,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48家省級實驗室(工程中心)自獲準建設以來,共研發、改進新產品341個,研發創新技術317項,獲批高新技術產品239個,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40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1項。2017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671億元,利潤35億元。
展望:建設一批省內一流、全國有影響力實驗室
展望未來,實驗室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新的起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年揚州將搶抓國家新一輪科技布局調整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原始創新的重大機遇,把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實驗室建設作為科技創新的“命根子”,深化與清華大學微機電研究院、南京大學光電研究院、中科院碳纖維工程技術中心的合作,力爭在汽車、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制造和生豬選育、江豚保護等生物基因工程上率先突破,建設一批省內一流、全國有影響力的實驗室。
“近期,我們正在摸排家底子——揚州究竟有哪些重點實驗室?哪些公共研發平臺?哪些企業技術中心?只有弄清現狀,才能‘對癥下藥’,找到最適合揚州的發展之路。”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在此基礎上,市委、市政府將會對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結合揚州產業特點,拿出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揚州方案、揚州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