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了2017年珠海地區進出口工業產品質量狀況,及珠海口岸檢驗監管十大典型案例。據悉,該局去年共完成進出口工業產品檢驗3.64萬批,貨值59.99億美元。其中全年檢出的808批不合格工業產品中,超過九成是進口產品,貨值達16.22億美元。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通報顯示,該局去年檢出不合格進口工業產品766批,貨值16.2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26.61%和242.19%;不合格出口工業產品貨物42批,貨值195.60萬美元,主要是有機化學品、涂料等危險化學品等。
據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監管處負責人譚子健介紹,檢出不合格進口工業產品按類別批次排名前三位的是“資源化工類”“機電類”和“輕工與紡織品類”,三者合計占檢出總量的97.12%。
其中,檢出不合格資源化工類產品主要為鐵礦、危險化學品、煤炭等;不合格輕工與紡織品類產品主要為服裝、紡織原料、食品接觸產品和一次性衛生用品等;不合格機電類產品主要為機械設備、成套設備、信息設備和家用電器等。
在當天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不少涉及進口兒童和嬰幼兒消費品質量安全問題,相關案例包括:召回缺陷知名品牌進口嬰幼兒涼鞋和學生文具、銷毀pH值/附件抗拉強度不合格嬰幼兒服裝、監督抽查檢出多款兒童牙刷磨毛項目不合格等。
“隨著《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進口消費品將進入召回管理范圍。”譚子健表示,下一步該局將從加強消費品缺陷信息收集、做好召回信息追蹤調查以及對確認的進口缺陷消費品實施快速、全面召回監管等方面開展工作,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