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生產絞車系列產品的如皋力威機械有限公司,自主攻關,開發的深海作業平臺綠色節能錨泊定位智能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900萬元扶持,提前投產。上月,首臺套裝備交付使用,賣到了3000多萬元。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夢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開發非溫感記憶綿制備技術獲得美國、德國、丹麥、加拿大專利權,不僅拿到如皋市政府的獎勵,還在國際市場贏得話語權,今年頭兩個月銷往歐美的非溫感記憶綿床墊及非溫感記憶綿猛增到43萬件。
春節一過,每隻賣到1000多元的機器人軸承源源不斷地從如皋運往歐洲,江蘇萬達特種軸承有限公司年初以來開發的防側滾輪自旋轉的復合滾輪等10個高新技術產品供不應求,再上智能化、自動化技改項目擴大產能。
在如皋,科技創新積蓄的新動能不斷釋放,帶動工業經濟高質量增長。今年1-2月份實現工業應稅銷售216億元,同比增長34.45%。
今年年初,如皋出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意見,從鼓勵企業加快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自主創新、制定行業標淮,到鼓勵金融與科技成果項目產業化合作,六大類科技激勵新政策列出50項獎勵標淮,旨在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扶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進一步增強集聚如皋工業產品轉型、產業升級、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今年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創新扶持的力度之大、范圍之廣、額度之高前所未有,企業家創新的興奮點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最近我們排了一下,去年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78個,今年定下120個的目標。”如皋市科技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如皋建成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5家,研發投入佔GDP比重上升到2.63%,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8家,完成高新技術產值1107億元,增長17.65%,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9.03%,上升2.41個百分點。今年各項指標將進一步抬高?!?/p>
集聚優質創新資源,補齊新型戰略產業發展的短板。本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等聯合公布《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如皋高新區跨進省級開發區行列,多年夢想一朝實現,得益于他們咬定創新驅動不動搖結出碩果。今年,他們把做大做強做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重中之重,與落戶創建海迪科(南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孫智江,共建江蘇如高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推進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納米光電工藝和設備、深紫外健康系列產品的研發。如皋高新區出資2500萬元,搭建人才集聚和項目孵化的平臺,免費提供4000平方米廠房,撬動產業基金投資7億元,建設上下游產業鏈,一批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加盟,今年將有兩個產業化企業投產運營。
落戶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不久的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蘇清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分別從事新能源制氫技術及其設備和氫燃料電池研究開發,就在這兩家企業為資金犯愁時,開發區採取股權、債權和質押等方式,送來了1000萬元的氫能產業引導基金,支持企業採購研發設備、加快新產品開發和成果項目產業化,帶動氫能產業加速發展。各類要素向創新企業集聚,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5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氫能產業引導基金,讓國際一流的科技成果加速轉移轉化,去年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應稅銷售達到187.4億元,同比增長58.27%。
推動人才集聚與產業轉型的融合發展,給產業人才搭建用武之地的大平臺,如皋成為創新創造創業的熱土。去年,如皋引進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為代表的國家級人才10人,入選省級及以上人才項目30余個,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入選數位居南通第一,產業人才總數突破10000人。去年,如皋完成發明申請3565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5件,新增PCT國際專利74件,專利產品在鞏固提升船舶海工、新材料、高端紡織三大支柱產業,培育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電子信息三大新興產業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助力工業應稅銷售達到1133億元,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2.7%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