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東市加強多領域節能,全力提高能效水平。2017年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8%,能源消費總量較去年下降2.09萬噸標準煤;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01%。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為持續加大對現有產業改造提升力度,海東市全力落實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措施,推進永盛碳化硅和貴強碳化硅電池負極材料、九通集團礦熱爐技改等一批技術改造項目,改造提升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材、輕工業等傳統產業技術、工藝、環保、能效等水平。同時,推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推廣綠色建筑,實施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建立了嚴格的建筑節能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提高新建建筑施工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比例。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推動太陽能采暖、熱水、發電在既有和新建建筑中的應用,實施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
通過開展綠色建筑星級評價體系、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建設,將大型公共建筑納入節能監管體系。對海東市2004年以前居住建筑的外圍護結構保溫、供熱計量及室內溫控、供熱管網進行改造,2017年完成省建設廳下達的13.078萬平方米改造任務;以外圍護結構保溫隔熱和太陽能熱水器、玻璃暖房及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儲熱墻的被動式采暖等為內容對2525農房進行改造。
此外,為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海東市優化運輸結構,提升運輸工具能源效率和低碳化水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智能交通,推進城市慢行系統建設,積極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目前,全市營運性純電動公交車達到383輛,出租車已全部更新為清潔燃料車輛,建成站場內充電場所21處,充電樁176座。社會各領域節能持續推進,多能互補發展農村太陽能、沼氣和風能等,并強化商用和民用節能,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等節能技術和產品,提高天然氣應用覆蓋率并延伸至主要集鎮;擴大黃河流域梯級水電站發電生產,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結合,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目前海東市18家企業建設容量470兆瓦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其中9家已經建成并網發電、容量31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