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吐哈油田井下公司大修四隊隊長高峰首次“觸電”。他操作的柴油驅動修井機轉型成了柴油與電力混合驅動。從“喝油”到“觸電”,高峰最大感受就是:聲音小了、黑煙沒了、反應迅速了、操作簡單了。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進口穩壓罐,進口壓力罐,進口氣壓罐,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3月15日早上,吐哈油田供水供電處吐魯番水電運行部高健和他的同事們,又開始為油改電的事忙碌起來。今天他們要完成井下作業動力的油改電任務,這是吐哈油田在吐魯番油區應用的第一部電驅修井機,所以必須認真。
在高峰和高健的眼中,油改電算是一個新鮮事物。其實早在2001年,吐哈油田就著手研究鉆機電網供電技術,目前已形成了電動鉆機、油改電鉆機、鉆井輔助系統用電配套供電技術序列,并在油田得到推廣應用。
吐哈油田公司生產運行處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吐哈油田電網網架結構、供電能力初具規模。形成以烏魯木齊電網購電為主,自備保安發電為輔的供電格局,架設了東起三塘湖西至吐魯番的供電網絡,完全可以滿足油田油改電需求。
“現在我們的施工技術比較成熟,效率也很高。”吐哈油田供水供電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葡北101井,高健和同事們只用7個小時,就完成了架線、安裝、調試等工作。
對于油改電帶來的效益,吐哈油田公司有一組數據。2017年,吐哈油田完成鉆機、氮氣吞吐箱等30多部作業動力油改電工作,僅吐哈油田供水供電處就創收800多萬元。由于吐哈油田公司開啟直購電模式,直接從發電廠買電,每千瓦時可以便宜0.07元,這讓油改電雙方都從中受益。
今年開局之后,吐哈油田公司積極響應集團公司“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把大力推行油改電作為推進低成本發展主要措施之一,并把油改電范圍從原來的鉆機擴大到大修動力和注水泵等方面,最大限度降低動力費用。
在吐哈油田公司倡導和引領下,吐哈油田供水供電處和吐哈油田井下公司等單位油改電工作全面提速。截至目前,已經完成6部作業動力的油改電工作。
“油老虎”趴窩,“電老虎”撒歡。新的一年,油改電已經擔當起吐哈油田公司降本增效的急先鋒。